就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來看,迎峰度夏能源消費旺季期間,電力供應的穩定還有待電煤供應的托底,也就是說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那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煤炭及電力的保供壓力大不大呢?
局地電力供應偏緊
中電聯最新發布的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預測對全年用電增幅未作調整,但卻特別指出,二季度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迎峰度夏期間,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華北、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以華東為例,4月末召開的2023年中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研討會也曾指出,預計今夏華東區域最高用電負荷將達到39725萬千瓦,同比增加3235萬千瓦,同比增長8.86%,用電增幅明顯高于會議上預測的全國6%-8%的增幅。
眾所周知華東電網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四省一市提供供電服務,所轄地區正處長江下游,不僅是工業用電大省,也是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而且這些省份基本都是電力凈調入省份。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柯宗建表示,根據相關數據和模型預測,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為一般到偏差,旱澇并重;夏季降水呈南北兩條多雨帶,長江中游降水偏少明顯。
這就意味著長江流域今年大概率將延續去年的高溫少雨天氣,一方面不利于水電增發,另一方面將促使居民用電的大幅增長,有可能出現2022年盛夏期間,空調用電占電網負荷一般以上的情況,這將會促使用電峰谷差的進一步擴大,給電網安全運行帶來挑戰。
從華東電網所轄地區的裝機結構來看,以電力大省江蘇為例,既是用電大省也是發電大省,截至2023年2月底,江蘇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5294.06萬千瓦,位列華東區域首位,裝機占比超32%。很顯然,江蘇省火電占比仍然處于絕對優勢,能源消費旺季的時候,火電托底作用的大小直接影響電力供應的穩定性。而火電是否能夠“挑起大梁”,主要取決于電煤供應的多寡。
煤炭供應充足
當前煤炭市場供應局面較為寬松。一方面,在國內增產保供政策影響下,產地煤礦生產正常,市場長協煤供應充分,一季度,我國產煤11.5億噸,同比增長5.5%,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另一方面,進口煤的輸入量持續增加,對國內煤炭的替代作用較為明顯。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我國共進口煤炭14247.6萬噸,同比增長88.8%。
此外,今年以來國內需求端處于整體偏弱的局面,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當前經濟恢復情況仍不容樂觀,鋼材、水泥等行業供應整體充足,但需求不及預期。可以說,目前煤炭市場供給大幅增加,需求持續走弱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從中下游庫存情況來看,目前北方港口整體庫存繼續累積,創4月中旬以來的新高,按照目前增速,本月下旬北方港口整體存煤就將突破3000萬噸,達到歷史新高,部分港口或即將再次面臨疏港的困局。
從終端市場看,本周沿海電廠日耗已恢復至170萬噸以上,但仍處于淡季水平,而庫存及存煤可用天數均在高位,在長協托底和進口煤補充下,電廠對高價市場煤采購依舊沒有熱情。
進一步來講,即便近期影響產地供應收緊的消息不斷,前有內蒙古露天礦產能的減退,后有陜西地區因重要會議的召開而對部分煤礦的停產,但近日某大型煤企全面停止了外購煤的采購,側面反映出當前市場煤炭供應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已經不需要外購煤的補充。
水電增發或好于預期
雖然目前來看,三峽水庫水位仍然偏低,而且云南干旱情況仍然在持續,但從氣象預測以及三峽大壩近期水情的變化情況來看,后期南方地區水電增發有望進一步增強。
與此同時,隨著各大流域內階梯電站的陸續建成投產,聯調將愈加順暢,有利于發電量的增加。以長江上游為例,長江流域“六庫聯調”(指長江電力對運營管理的長江干流六座梯級電站聯合調度)新格局,將極大提升長江電力的經營效益。長江電力董事、總經理張星燎介紹稱,保守估計“六庫聯調”每年可增加發電量60億度至70億度。今年一季度,“六庫聯調”增加了約15億度的發電量,而一季度屬于枯水季節。
如此來看,2023年夏季,全國水電的增發及其對火電的擠壓和替代還是存在超預期的可能的。
此外,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院長)、黨委書記歐陽昌裕還指出,盡管今夏局地存在電力供應偏緊的可能,但在各方努力下,仍有把握保障能源安全。
國網華東分部副總工程師王凱指出,在電力保供與低碳轉型方面,要發揮“大電網”優勢,將密切關注直流送端資源情況、供需情況,盡一切可能在全國范國增購,充分利用負荷特性互補優勢進行區內互濟。同時落實四川水電長期交易,西北送華東交易,華北與華東直流交易,開展可中斷中長期交易,簽長協、穩供需,推動送端加快直流配套電源建設,遵守跨區直流國家分電方案,保障跨區直流按照規劃能力穩送、滿送。此外,國網華東分部還將推進負荷管理和加強新能源消納工作。
綜上,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供需平衡仍面臨諸多挑戰,但從各協會及機構對全國用電增幅的預測來看,壓力或相對較小;煤炭方面來看,或許是近年來保供壓力最小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