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蒙古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暢通經濟大循環、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炭、煤電、油氣等傳統能源更是內蒙古的起家產業,在穩定經濟發展、確保能源安全方面發揮著兜底保障作用。
近日,《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了7個方面主要任務,其中明確提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增強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保供能力”,并將“提升傳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為內蒙古進一步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出新路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解讀——提升傳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怎么干?
“《意見》明確支持內蒙古提升傳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內蒙古的親切關懷,是對傳統能源‘壓艙石’作用的肯定,也是對內蒙古傳統能源保障供應工作的肯定,對于推動自治區傳統能源轉型升級,助力自治區新能源產業躍升發展,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具有極大促進作用,為內蒙古能源經濟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后盾。”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表示,貫徹落實好《意見》關于提升傳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的要求,就必須履行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責任,在持續夯實能源供應保障基礎的前提下,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具體來講,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推動煤炭穩產。對既有煤礦實施有序退出一批、整合重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規劃新建一批,引導資源枯竭、安全保障程度低的煤礦有序退出,新建井工煤礦規模原則上不低于300萬噸/年,推動煤礦向大型化、規模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全區煤炭產能穩定在13億噸/年。
二是提升煤電調節支撐能力。加快推動已核準煤電項目建設,新增一批調節性、支撐性煤電項目,深入實施現役煤電機組節能減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降低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和能耗水平,釋放煤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充分挖掘自備電廠調峰潛力,推動自備電廠參與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
三是推動油氣增儲上產。全力落實國家油氣勘探開發“七年行動計劃”,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推進蘇里格氣田、吉蘭泰油田等穩產增產,加快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推動全區原油、天然氣產量穩步增加。
行動——扛起保供政治責任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能源保障
《意見》下發后,全區能源系統加緊部署,將貫徹落實《意見》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穩存量、促增量、提質量,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連日來,位于準格爾旗的鄂爾多斯市國源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龍王溝煤礦正在加緊生產,每天會有4大列火車載有3.3萬噸原煤運往港口。為確保完成保供任務,龍王溝煤礦優化布置工作面開采進度,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合理安排煤炭生產采運設備配比,最大限度挖掘內部生產能力,全力以赴抓好煤炭穩產穩供工作。
鄂爾多斯市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堅決扛起能源保供重大責任,全力保障全國煤炭穩定供應,切實發揮能源保供“壓艙石”作用。今年,按照國家總體電煤保供安排,自治區下達鄂爾多斯市電煤中長期合同煤源保供任務6.68億噸,約占全國26%,共計落實保供任務6.73億噸,任務完成率100.8%。鄂爾多斯市傾力承擔區內7盟市冬季供熱取暖用煤1120萬噸保障任務。
鄂爾多斯市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鄂爾多斯市能源系統將深刻領會、貫徹落實《意見》精神,以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統籌能源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以構建世界級能源產業目標為抓手,提升傳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有序釋放煤電油氣先進產能,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建設“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支撐性電源及外送通道,走在前、作表率,展現鄂爾多斯的作為與擔當,以能源轉型帶動產業升級,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走出一條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日前,鄂爾多斯市國投集團西部天然氣公司包頭-臨河輸氣管道項目第一標段率先實現管線主體全部貫通,項目主體線路工程已經完成98.8%,計劃于2024年6月底實現全面投產運行。
據了解,包頭-臨河輸氣管道是國內首條具備摻氫能力的天然氣長輸管道,是自治區重點天然氣基礎建設項目和自治區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后,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天然氣管道將實現互聯互通,巴彥淖爾、包頭地區將形成環網供氣和多氣源供應的格局,供應保障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按照自治區能源局的‘十四五’油氣發展規劃,加快完成天然氣管道縣縣通工程,保障邊遠旗縣區的天然氣需求,繼續壓實各城燃企業的儲氣責任,作好包頭市的天然氣應急保障工作。”包頭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區堅決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能,提升電力保障供應能力,推進油氣增儲上產,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截至目前,錫林郭勒盟賀斯格烏拉南露天礦等一批煤礦建成投產,煤炭生產供應能力持續提升,承擔國家下達的電煤中長期合同任務9.45億噸,任務量位居全國第一,保障了25個省區市的煤炭供應;已建成京能集寧二期2號機組、國能上海廟電廠2號機組等7個煤電項目,新增煤電規模731萬千瓦;大唐克旗煤制氣項目二期已建成投產,原油、天然氣產量穩步提升。
目標——強化能源兜底保障能力 夯實能源保供“壓艙石”
“能源安全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首要任務是有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喬瑞說,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圍繞“兩率先”“兩超過”目標,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推動能源領域數智化轉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形成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高效的供能方式,建設更加穩定、更加安全、更加綠色的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
作為內蒙古主體能源的煤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仍將是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蓬勃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內蒙古將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優勢,統籌發展與安全、保供與轉型,努力推動煤炭資源開發利用“量質齊升”,同時,快馬加鞭做大以風、光為代表的新能源規模,從技術革新、政策引導、要素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千方百計推動能源產業鏈往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
當前,內蒙古已經制定了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實施方案,建立了能源和煤炭、電力、可再生能源、油氣、技術創新、氫能、能源數字化的“1+7”規劃體系,正在瞄準世界領先水平,緊鑼密鼓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力爭到2025年,全區能源工業增加值達到7500億元左右,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8.2億噸標準煤;到2030年,能源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
“內蒙古肩負著保障華北、東北、西北等地用能需求的重大責任,下一步,將繼續堅持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兩手抓、齊發力,全力打好能源保供‘組合拳’,努力為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應有貢獻。”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說。